张翔
记者从湖州市发展改革委获悉,该市近日印发《湖州市加快引进国(央)企工作方案》,明确提出以“政府推动、市场运作、资源整合、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”为原则,抢抓国(央)企战略布局调整和外迁机遇,计划着力招引一批企业总部、产业项目、科研机构及创投基金,全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。
根据《方案》,湖州市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、半导体及光电、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,分领域梳理强链补链延链关键环节,精准招引一批适配度高、科创属性强、发展潜力大的国(央)企项目。2025年,力争实现招引国(央)企总部新突破,新引进龙头产业项目5个、创新示范平台3家,吸引创投基金规模超90亿元。为实现该目标,湖州市将绘制招商图谱,构建精准导航体系,动态筛选重点目标清单,并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推介矩阵,举办招商会、座谈会等,增强国(央)企落户吸引力。
在具体实施中,湖州市将建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、市发展改革委统筹的“1+N+7”联动招商专班,形成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。各区县及市级部门每月需收集有效招商线索不少于2条,赴外考察项目不少于2次,接洽客商不少于1批次。同时,依托“要素蓄水池”,统筹土地、能耗、环境资源等要素优先保障国(央)企项目落地,并利用政府引导基金撬动金融资本支持,全力破解项目招引中的堵点难点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方案》特别强调深化与国(央)企的科技创新合作,鼓励其在湖设立科研机构或与本地高校、企业共建研发平台,构建“基础研究+技术攻关+成果转化”的创新产业生态链,推动产业能级跃升。此外,湖州市还将瞄准工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5G等领域,一方面吸引国(央)企设立综合型或功能型总部,另一方面推动已落户企业升级为总部,放大产业集聚效应。
湖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方案出台既是湖州市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务实之举,也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抓手。通过集聚国(央)企资源,湖州市将进一步放大产业优势、激发创新活力,为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。
另悉,目前湖州市共对接重点国(央)企140家,重点在谈项目42个,签约项目5个,涵盖能源、制造、科技、金融等多领域,后续将继续按计划开展精准对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