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脾胃虚弱的人脸上“藏不住”!秋天养脾胃做好这些事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9-09 07:05:00    

图片图片

作为人体的“后天之本”,脾胃的状态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。从中医角度来说,脾胃相表里,纳运协调,升降相因,燥湿相济。

脾胃有问题,不但影响食欲、睡眠、情绪,时间长了,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。相反,脾胃健运,能让身体气血充足,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。

图片

脾胃虚弱的人

从脸就能看出来

中医认为脾胃为“气血生化之源”,脾胃功能减弱可能影响气血濡养面部,常见参考表现包括:

面色萎黄

气血生成不足,面部缺乏光泽,呈现偏黄、无血色的状态。

眼袋明显或浮肿

脾胃运化水湿能力下降,水湿停滞,可能导致眼周水肿、眼袋加重。

口唇淡白或干燥

脾开窍于口,脾胃虚弱时气血不能濡养口唇,可能出现口唇颜色偏淡,或因津液不足导致口唇干燥。

面部油腻或长痘

部分人群脾胃虚弱伴随“湿浊内生”,湿浊上泛可能导致面部油脂分泌增多,甚至诱发痘痘。

秋季养脾胃的科学建议

饮食调理

南瓜红薯小米粥:南瓜、红薯含膳食纤维,小米易消化,三者搭配能减轻胃肠负担,且能提供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,适合作为日常养胃主食。

芡实茯苓茶:从中医角度,芡实、茯苓有健脾祛湿的作用;从现代医学看,二者均为药食同源食材,不含刺激性成分,适量饮用可补充水分,但需注意“茶”不能替代药物,且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芡实、茯苓的摄入量(含一定淀粉)。

温暖神阙穴

神阙穴即肚脐,中医认为温暖此处可温通脾胃阳气;从现代医学看,腹部保暖能避免胃肠受凉,减少因寒冷刺激导致的胃肠痉挛、消化不良,可通过热敷(温度适宜,避免烫伤)或穿护肚衣物实现。

推腹

饭后1小时轻柔顺时针推腹(以肚脐为中心,力度适中),可促进胃肠蠕动,帮助消化,但需注意:胃肠疾病急性期(如胃痛、腹泻时)不宜操作,推腹不能替代药物治疗。

需避免的伤脾胃行为

暴饮暴食、饮食不规律: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加重胃肠负担。

长期吃生冷、辛辣、油腻食物:生冷食物刺激胃肠黏膜,辛辣、油腻食物难消化,长期摄入可能引发胃炎、肠炎等问题。

饭后立即久坐或剧烈运动:饭后久坐影响胃肠蠕动,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胃肠扭转或痉挛。

长期焦虑、压力大:情绪波动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影响胃肠功能,导致消化不良、胃痛等“功能性胃肠病”。

若出现持续胃痛、腹胀、腹泻、体重下降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通过检查明确病因,不能仅靠“养胃方法”缓解,避免延误病情。

图片图片图片图片

编辑 :胥岩

审核:乔惠琳

统筹:李佳

商务合作:13329518266、17597366160

邮箱:lnrb100@sina.com

版权声明:尊重知识产权,版权归属原创作者。

图片图片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