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李红军调研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利用工作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23 11:53:00    

加强考古研究 做好专题规划 展现历史变迁

李红军调研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利用工作



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考古又有新发现。7月22日,省委常委、南昌市委书记、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红军前往现场,调研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利用工作。市委常委、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松殿,市委常委、市委秘书长赵捷参加。



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考古调查勘探面积约3万平方米,目前已勘探约4000平方米,调查与试掘清理遗迹单位20处,重要遗迹包括宋代房址1处、墓葬2座,元末明初灰坑、灰沟4处,明清时期木桩建筑1组,陶、瓷、铜等各类文物标本300件。上述器物年代自汉代起,延续至明清时期,其中发现的铜镞、礌石以及元末明初时期的瓷器,证实该区域曾发生军事冲突。结合文献考证,1362年朱文正驻守南昌时,与陈友谅在此爆发“洪都之战”。另外,1983年11月在塑料八厂(现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档案室)打井发现有“大唐庚子岁”铭文砖,所属城墙墙基隐埋在距现在地表4米深处,墙基厚63厘米,残高2米,横竖交错平砌二十层砖,向东西两侧延伸。通过开展考古发掘工作,或可获取城墙基址、护城河、道路系统、仓储建筑基座等关键遗存,实证南昌从“子城”向“府城”扩展的空间逻辑,为开展南昌城历史变迁、文化脉络研究奠定基础。


考古现场,古城墙遗迹轮廓清晰,分属于不同年代的遗址渐次增筑、阶阶相承,汉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及近现代各类砖墙缝隙交错、层递而上,犹如城市年轮,展现千年南昌历史脉络。城垣根底,岁月绵长,往事悠悠。一件件出土器物,再现南昌民俗风貌,也印证古战场激烈拼杀,斑驳之间诉说变迁更替、成败兴衰。


李红军与考古工作人员深入交流,详细听取有关情况汇报。李红军指出,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,承载着南昌的城市记忆、文化底蕴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、加强管理、挖掘价值、有效利用、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,全面落实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,坚持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,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。要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,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、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,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规定,防止建设性破坏和过度商业化,做好文物古迹、古建筑的修缮保护,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。要推动文物活化利用,精心做好文物展陈展示,不断提升文物建筑等开放水平,深入阐释文化遗产多元价值和精神内涵,进一步传承好城市历史文脉。要扎实做好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考古发掘成果保护利用工作,加强考古研究,做好专题规划,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化瑰宝,进一步还原元末明初“洪都之战”的历史真实,摸清汉代“灌婴筑城”的历史脉络,展现南昌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,更好呈现南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不断扩大城市影响力、辐射力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