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商报消息
●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
汽车零部件公司长华集团(605018.SH)斩获新订单。
8月18日,长华集团发布公告称,公司近期收到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定点开发通知书,定点产品主要为关键金属结构件,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8.1亿元,此次定点项目预计在2026年第三季度逐步开始量产。
据长江商报记者梳理统计,2025年1月份至今,长华集团合计获得定点开发通知书销售金额约28.23亿元。
作为深耕汽车金属结构件领域的企业,长华集团近年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,积极拓展新能源及跨领域应用。截至2024年末,其已与近30家车企建立新能源业务合作关系。
此外,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长华集团持续加码研发夯实技术根基,2020年—2024年,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达到4.36亿元。截至2024年末,公司手握262项专利,其中发明专利37项。
再获8.1亿元项目定点
近日,长华集团发布公告,宣布公司已收到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定点开发通知书,此次定点项目主要围绕关键金属结构件展开,项目生命周期为4年,预计总销售金额高达8.1亿元,预计在2026年第三季度逐步开始量产。
公告中,长华集团表示,随着再融资项目投产,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客户,通过同步开发,获取了大量优质主机厂定点。新工厂自动化程度高,具有较强竞争优势,同时根据新设备及产线布局,公司有能力承接更多的汽车中大型总成件,为新产能放量及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
回顾2025年以来,长华集团在定点项目方面收获颇丰。1月24日,公司公告收到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的定点开发通知书,定点产品主要为关键结构件,该项目生命周期5年,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。
3月27日,长华集团收到国内某客户的定点开发通知,定点产品为副车架关键结构件。项目生命周期4年,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2.8亿元。5月12日,公司再次收到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定点开发通知书,定点产品为关键金属结构件。项目生命周期为4年,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1.08亿元。
7月以来,长华集团更是多次斩获业务订单,7月2日、7月17日、7月31日分别收到国内车企(含新能源车企)关键金属结构件定点,涉及项目生命周期4—5年,预计销售额分别为9.7亿元、2.35亿元、2.2亿元。7月28日,长华集团与碳陶刹车盘客户签合同,提供碳陶盘关键金属结构件(应用于飞行汽车),项目周期5年,预计销售额超1亿元。上述项目均将于2026年第2—3季度逐步量产。
据长江商报记者统计,2025年以来,长华集团合计获得定点开发通知书销售金额约28.23亿元,客户涵盖国内新能源车企、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和国内碳陶刹车盘客户等。
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长华集团也在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“汽车冲焊件(武汉)生产基地建设项目”及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“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(一期)”已全部结项。同时,公司对“轻量化汽车铝部件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”进行了优化调整,剩余资金已投入“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(二期)”。
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增至17.49%
据了解,长华集团成立于1993年,并于202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,主营汽车零部件。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。
从业绩数据来看,2022年—2024年,长华集团分别实现营收18.35亿元、24.22亿元、22.07亿元;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.1亿元、1.09亿元、1.14亿元。可以看到,其净利润表现相对稳健,虽有波动,但2024年已呈现企稳回升态势。
进入2025年,长华集团业绩短期承压,第一季度,公司实现营收4.23亿元,同比下降27.82%;净利润为679万元,同比下降84.87%。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部分客户销量不佳,公司冲焊件销售下滑,以及部分募投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。
近年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,长华集团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。2024年,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收入为3.86亿元,同比增长24.52%,营收占比亦由2023年的12.80%增加至17.49%,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引擎。截至2024年末,长华集团已与近30家车企建立新能源业务合作关系。
快速发展的背后,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长华集团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保持核心竞争力。财报显示,2020年—2024年,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187.5万元、8154.8万元、9033.1万元、9288.9万元、9947.85万元,五年累计达到4.36亿元;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.94%、5.45%、4.92%、3.84%、4.51%。
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显著。2024年,长华集团项目转产856种产品,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转产568种。截至2024年末,公司拥有262项专利,其中发明专利37项。
在资产规模方面,长华集团同样表现出色。2020年—2024年,公司总资产由24.25亿元增长至32.94亿元,期间增幅达35.84%;2025年第一季度,公司总资产为31.92亿元,资产负债率为14.29%,较上年同期下降4.65个百分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