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山东##德州##庆云县# 感恩遇见,您可以点下“关注”,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。
庆云镇
1. 东周村
原名“铁菩萨庙”,因村中曾供奉七尊铁菩萨像,且周姓人口居多,后称“周家庄”。因地处卧龙冈(庆云八景之一“龙冈晴岚”所在地),后演变为“东周村”。
2. 前官庄/后官庄
明永乐二年,刘姓家族迁居此地,因家族中有人任知县,分建两村,分别称“前官庄”和“后官庄”。
3. 慈家
原名“李芝镇”,燕王扫北后仅存李姓一户,后慈姓迁入并逐渐兴盛,遂更名“慈家”。
4. 程太监
明嘉靖年间程姓迁居此地,后因族人程朝显之子任太监,村名改为“程太监”。
5. 张桃符
张姓迁居后因种植桃树并制作桃符(辟邪用的春联),得名“张桃符”。
6. 雹泉庙
原名“李双全”,因常受雹灾,村民建雹泉庙祭祀雹泉爷,后以庙名代村名。
7. 汾水王/汾水杨/汾水马
因大禹治理的钩盘河分三支流经此区域,结合分水镇古称,得名“汾水”系列村名。
李营村
明永乐二年李姓迁此建村,后因军营驻扎改称“李家营”,简称“李营”。
张培元村
以种植大葱闻名,村名可能源自早期定居者或家族名称,但具体典故未明确记载。
严务村
名称可能与严姓家族或“务”(古代管理水利的机构)相关,具体来源需进一步考证。
五、其他典型村名来源
1. 松树高村(庆云镇)
因村西坟地松树繁茂,高姓迁居后得名。
2. 和尚家村(庆云镇)
原称“高辛庄”,因村民为还愿送子出家,逐渐演变为“和尚家”。
3. 毕凌霄村(庆云镇)
原名“毕邻肖”(毕、肖两姓相邻),后谐音为“毕凌霄”。
4. 唐枣树相关村落(周尹村等)
因千年古枣树传说得名,隋末罗成拴马于此,唐太宗赐名“唐枣”,周边村落多与枣林相关。
5. 张马郎村(庆云镇)
张姓迁居途中拾得玛瑙、琅玉,故初名“张玛琅”,后演变为“张马郎”。
六、命名规律总结
1. 移民历史:多数村庄为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所建,村名常以姓氏加地理特征命名(如“张桃符”“慈家”)。
2. 地理特征:如“东窑”(原杏花村,后因烧窑得名)、“雹泉庙”(因庙得名)。
3. 人物传说:如“程太监”“和尚家”等村名与历史人物或事件相关。
4. 神话与信仰:如“唐枣树”传说、“碧霞元君”信仰影响部分村落文化。
谢谢您耐心阅读,谢谢您点赞、收藏,小编难免有疏漏,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,小编感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