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曾国强,我来自东莞石龙。石龙是全国著名的“举重之乡”,我是土生土长的石龙人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,我作为石龙走出来的举重运动员,一举夺得中国首枚举重金牌,这也是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二枚金牌——距离许海峰的首金只晚了不到五小时。
说起的我的家乡石龙,这里曾走出著名的陈氏三杰(陈镜开、陈满林、陈伟强)、叶浩波等著名举重运动员,他们曾多次打破世界纪录。在我小的时候,大人们常常谈论陈镜开、陈满林、叶浩波打破世界纪录的传奇故事,这在我的心里也悄悄地种下了一颗冠军的种子。在他们的影响下,我在7岁便开始接触举重。后来四破世界纪录的叶浩波、三破世界纪录的陈满林都成了我职业生涯的恩师,能跟随他们练习举重很幸运。

曾国强 柳诚 摄
1976年,我参加石龙镇小学举重比赛获得了抓举、挺举和总成绩三个第一名,因此被石龙体校的举重教练看中,进入体校系统练习举重;到了1980年,时任广东省举重队教练的叶浩波来到石龙体校选材,把我带入省队训练,在石龙体校打下的良好基础使我在省队逐渐崭露头角,进入省队后,我得到了很多名师指点,成绩涨得非常快;1983年,曾国强被上调到国家举重队。在国家队时,我每次训练都会给自己加量,经常累得筋疲力尽,这一年我第一次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,就取得了48公斤级抓举的银牌和总成绩的铜牌。
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,我只有19岁,属于中国体育代表团里年纪最小的那一批运动员。在那个年代,虽然我们都知道奥运会的重要性,但从未亲身体验过奥运会的盛大与隆重,在洛杉矶,我看到奥运会原来是这么大的场面,感到很震撼。那时我们参加奥运会还是以锻炼的心态为主,没想到一下子就拿了男子52公斤级的金牌。

洛杉矶奥运会夺冠后,我迎来职业生涯的巅峰:第38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获总成绩和挺举两项冠军;在第16届亚洲举重锦标赛上获52公斤级三项第一;在1985年的第39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,获52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亚军。1986年,我升到了56公斤级,但由于升级别的时间太晚,此后未能在这一级别取得突破。曾国强(中)夺得洛杉矶奥运会举重男子52公斤级金牌 图/视觉中国
在我的职业生涯中,两次全运会经历确实是不小的遗憾。1983年的五运会,我发挥不够理想,没能比出应有的水平。等到六运会时,我已经进入职业生涯后期,在56公斤级这一项目上并不具备统治力,虽然总成绩排名并列第三,但因体重较重最后只获得第七名。
尽管作为运动员,我没能在全运会的舞台上创造佳绩,但退役后,我曾作为教练带出一批如占旭刚、万建辉这样的得意弟子。如今,我已经转型为体能教练,虽然未在举重一线继续工作,但我也能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帮助更多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。
十五运会即将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,我也将以观众身份体验举重比赛。举重是我一生的热爱,我很期待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一代的更多举重新锐同场竞技,希望广东运动员能在家门口取得好成绩,展现广东举重的风采和历史底蕴。
文 | 曾国强 文字整理 记者 吕航

编辑:赵亮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