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锋评锐见丨未报清北=感情归零?“零”里,藏着谁的执念?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8 21:38:00    

【来源:海口日报】

· 新闻回放 ·

高考成绩公布后,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漆某芳老师根据3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与家长沟通的情况,建议填报“清北”相关专业志愿。7月5日,在得知3名学生未填报“清北”志愿后,漆某芳老师在微信群内发表了不当言语。针对这一情况,瑞昌市第一中学立即召开教师会议,漆某芳老师在会上作出了深刻检讨,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的不当。同时,学校进一步强调家校沟通纪律,要求老师强化考试招生正面宣传引导,充分尊重学生意愿,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学生的志愿填报。

——《光明日报》

绘制:陈欢

未报清北=感情归零?

“零”里,藏着谁的执念?

□ 吴翠霞

因3名学生未填报“清北”志愿,老师情绪“上头”,以“失望”之态解散微信群,这既是个人的意气用事,更折射出教育的功利化现象。学生报志愿,究竟听谁的?圆了“清北梦”,到底为谁好?

高考志愿填报,按分数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,是既定的报考规则,也是社会普遍的共识。然而,这种共识逐渐异化为对学生志愿填报的干预,如果有学生不按众人的期待、预设的“路线”行走,就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。在此次事件中,涉事老师称3名学生的成绩值得庆贺,但他们不听劝告,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。学生出于本心,“倔强”地作出了选择,但老师反应强烈,又岂顾及学生个体意愿?在老师的眼中,3名学生考了高分就必须绑定“清北”,但学生的自主选择,让大家为之付出的所有感情都归化为零。这种“错付”的想法,到底是基于对学生前途的真正关心,还是为了可以量化的教学成果、“含金量”极高的招生广告?

诚然,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是我国顶尖学府,学生若能入校深造,“名校光环”不可谓不耀眼。但“上清北”并不等同于“人生赢家”,而“不上清北”更不意味着人生黯淡。选什么学校、学什么专业,关系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人生道路,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只能作为建议者,而非插手包办的决策者。2020年,湖南女孩钟芳蓉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坚定选报了北大考古专业,如今的她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得很好,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。在世俗的眼光里,钟芳蓉是“浪费分数”选择了“冷门专业”,但她在质疑声中没有动摇,而是以兴趣和热爱实现了与理想的“双向奔赴”。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,穿上合适的鞋才能走得更稳更远,道理正是如此。

高考志愿填报,本质上是学生的自主选择权。希望家长、老师、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扭转观念,真正尊重孩子的想法与选择,放手让孩子追寻心中所向,圆他们渴望之梦,这才是“为了孩子好”的应有之义。

可谓:

高分未必清北路,

人生岂止一榜单?

怒散群聊实可叹,

放手任飞天地宽!

(打油诗由DeepSeek创作)

来源:海口市融媒体中心

编辑:陈欢

二审:陈璐

三审:程忆翎

监制:张志红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

相关文章